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师资队伍
物理学科现有专职教师5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0人,占教师总数6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占比76%,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15人,占比30%,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1人,海外特聘教授2人,崂山学者1人,青年崂山学者1人。本学科教师来自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多元化国内外教学理念,是一支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进取型教学科研队伍。
培养平台
山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十几年来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逐步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较多开创性研究成果。目前实验室主要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微纳光子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省工程实验室),激光技术及相关器件(省工程实验室),计算光学成像与遥感物理(省工程实验室),研究内容均属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现已成为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省级特色研究平台。
实验室固定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访问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目前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2名,访问教授谭永炎,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教授自2015年11月起被聘为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兼职教授。近五年来承担了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15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厅基金等科研课题;实验室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及纳米材料研究所、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还有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理论与计算物理(理论与计算物理研究中心)两个研究中心。
以光学、理论物理、天体物理、海洋物理为学科辐射,形成了微纳光子材料、光子信息技术、空间遥感与成像、高效率激光器、海洋物理等多个固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noscale, Nanophotonic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Nano Letters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国际高水平论文160余篇。科研经费总额达1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