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青岛科技大学物理学科于2025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与校内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生物学等领域深度交叉,设有“光电信息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为学科融合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物理学覆盖光、电、量子等前沿方向,作为基础学科,对支撑山东省“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方面优势显著。学科积极对接国家与山东省光电科技与高新技术战略需求,以物理学为基础、以光电产业为支撑,有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学位点依托数理学院,建有“光信息实验室”“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计算物理与遥感物理研究中心”等平台,形成光学、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三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在光电产业服务区域发展、新能源转型与双碳战略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教学等方式,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事业心强,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
2.在业务水平与能力方面,需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掌握扎实的物理学理论与学科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物理学实验技能,具备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能够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熟练使用相关计算机软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结构宽广,善于独立思考,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在社会与实践环境中展现出良好的适应与竞争能力。
3.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风尚。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够胜任相关学习与科研工作要求。
三、研究方向
01 光学
光学是当今国际前沿技术与竞争的核心领域。本研究方向重点聚焦全固态新型激光器研发与应用、新型激光调制技术及微纳加工、光电智能探测、空间光学等。依托“新一代光电信息技术与器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由山东省泰山学者领衔,近年来多项成果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期刊,并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
02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是基础科学的重要前沿。本方向重点开展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纳米功能材料的量产及锂硫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相关研究,尤其在低维无机纳米材料的量产化制备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
03 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是支撑高技术产业与前沿科学探索的关键基础,在微电子、光学、通信、航空及天体物理等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本方向重点研究数值代数、四元数矩阵计算、复杂网络系统、人工智能以及天体物理中的宇宙学、星系形成与演化等前沿课题,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多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四、师资力量
物理系现有教师46名,其中教授9名(含海内外兼职教授3名),副教授21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60%。师资队伍中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十大师德标兵1人,以及海/境外教授2人。教师毕业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兼具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多元化的国际教学视野,形成了一支富有理想、务实笃行、勤勉敬业、勇于进取的教学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