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3-11-22 点击数: 作者: 来源:

一、专业代码、名称

070202,应用物理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运用物理学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进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的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重点培养光电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前沿科学研究、新技术研发等高层次人才,赋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部分优秀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三、毕业要求

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自觉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业务技能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应用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充分了解与物理学相关的光电传输探测、光学影像、光电子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等领域背景和应用,接受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训练,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毕业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人格健全,身体健康;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物理问题模拟和进行物理计算的技能;

4.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认识物理学中从实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验的过程;

5.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6.具备利用数学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的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物质结构的基本规律的能力;

7.具备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能力;

8.掌握与应用物理学相关的光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它们的应用前景;

9.具有团队合作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能力,并要求在团队合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0.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深入的科学研究能力、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终身不断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适应科学、技术和工程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物理学。

五、核心知识领域

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六、核心课程

力学(64学时)、热学(48学时)、光学(64学时)、电磁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6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数字电路(64学时)、电动力学(64学时)、量子力学(64学时)、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B(48学时)。

七、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

八、学制及最低学分要求

基本修业年限4年。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71学分,其中必修课83.5学分;专业选修课20.5学分(其中必选课程10学分);通识选修课23.5学分,其中通识限选课19.5学分(含大学英语8学分,数字素养与技能课程2学分,大学语文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基础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1.5学分,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1学分,美育课程2学分和“四史”课程1学分),通识任选课4学分;讲座与辅导课6.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7学分。

九、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十、教学计划进程及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邮编:266061 

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电话:0532-88958923  

Copyright 2023@数理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