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信息 >> 正文

星空讲堂:东亚边缘海洋流系统分布式演化关键节点研究

日期:2025-04-28 点击数: 作者:张瑞坤 来源: 数理学院

报告人宫勋教授

报告题目:东亚边缘海洋流系统分布式演化关键节点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9日(周二)14:30-16:30

报告地点:D2-220

欢迎数理学院的师生前来听讲!

报告内容简介:现代东亚边缘海的环流体系的形成与末次冰消期海平面上涨紧密相关。我们基于当前海平面从-90米到0米的情况,使用高分辨率区域海洋环流模型和古海洋沉积物证据,在当前固定的表面和侧边界条件下进行模拟,以重建东亚边缘海的环流体系。我们的结果显示,伴随末次冰消期海平面上升,东亚边缘海的环流体系经历了两次突变到达现在的状态:当海平面上升超过-40米时,其现代结构迅速形成;随后,在-5米时,日本海-太平洋流通过量出现短暂过冲。这些非线性过程分别由宗谷海峡的开启导致现代EAMS环流结构的形成,以及环岛积分约束下类似黑潮大弯曲的环流暂时消失引起。从概念上讲,我们的发现引入了环岛积分约束,解释了最后一次冰川消退期间全球边缘海环流的急剧变化。

报告人简介:宫勋,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副院长、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2013年取得德国不莱梅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美国和英国工作。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古海洋学研究和地球系统模式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在包括Nature、Nature Geoscie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期刊以及专著1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政府间)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科技部外专项目等。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武汉市人才计划、广州市人才计划、中国地质大学“百人计划”,荣获2022年度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担任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海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学会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极地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人工智能海洋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SCI期刊《地球科学》(中、英文版)、《OLAR》编委。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邮编:266061 

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电话:0532-88958923  

Copyright 2023@数理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版权所有